Tuesday, June 14, 2011

輪迴

輪迴

在軀體死亡後我們還存在嗎?

有人說不,但其中有許多疑點,這篇文章將會探討這些疑點。

我們自認為是具有心理活動(psychophysical)的生物體,根據韋達文獻,這並不是真正的自我。真我即不是身體也不是心意,也不是兩者的混合體。韋達聖哲告訴我們,身體和心意都是自我的精微和粗糙覆蓋物。

真我就在這些短暫的覆蓋下面,是具有靈性意識的火花,它永恆不變,但現在暫時地錯把自我當成了具有物質身體和心意的。韋達聖哲告訴我們,這個真我,在軀體死亡後,仍然活著。

如果它還活著,它會去哪兒呢?

上天堂還是下地獄?
這是相關的問題
這說明神是冷酷的——竟沒給我們其他的選擇。
這說明神是不公的——居然偏心於某些靈魂,而反對另一些。

例如,一個出生在一個良好的基督教家庭的人會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機會認識耶酥基督,信奉基督。根據基督教的教義,他會被拯救。但如果你出生在一個無神論或愚昧無知的家庭——運氣糟透了。
你無法合理地解釋,為什麼人們(或者說所有的人類)會出生在不同的家庭環境裡。
為什麼一個人出生在富有的家庭,而另一個人則出生貧寒;一個人身體健康,而另一個人則身患疾病?如果我們只能夠活一次,那你還不如說這「只是個碰巧」——這真讓人難以理解。

或者我們會在死後融入某種靈性的「一」中?

或者,但這得首先假設靈魂在靈性的「一」中有一個原本的地位,靈魂在離開那個「一」時變成了人,死後又回到那個「一」中。
這又給我們添了一堆的問題。
靈魂是如何,又為何從「一」中脫離時具有個體性?
為什麼從「一」中出來的是這樣的生命呢?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種類?是誰決定靈魂離開時該做什麼樣的生命呢?
又為什麼,靈魂會自動回到那「一」中去?
如果我們假設我們中只有一部分回到了「一」中,或者我們只能在某一特定的條件下才能回去,那麼,我們又碰到了最初的問題︰我們中那些未能回去的人怎麼樣了?或者說我們還去了哪裡?這就是︰如果個體性還存在,它能去哪?

韋達經典的回答是,當一種生命結束時,我們又開始了另一次生命之旅。

《博伽梵歌》中說︰「就好像人換上新裝,脫去舊服,當靈魂放棄老而無用的軀體時,同時又接受了另一個新的物質軀體。」

韋達經典的視域具有極大的合理性。

為什麼生物會以那麼多種的形式出現在各種環境中?不是碰巧,而是由它們以前的活動造成的。
為什麼有人在他還非常年幼時便擁有了某種極高的技能?例如,莫扎特如何能在4歲時就譜寫交響樂?如果我們接受韋達觀點,我們可以說他的才能是從前世帶來的。
就算是一些普通的能力——我們有人擅長機械,有人擅長數學——輪迴理論的解釋最有說服力。

我們為什麼會對某些特殊的事物有恐懼感?而無故喜歡另外的事物?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反映了你前世的生活環境。



http://ramsss.com/christian

No comments: